武器換彈夾時機對火力的影響 - 戰地1餘彈裝填傷害測試

來源:樂享遊戲吧 1.21W

距離-秒傷曲線圖(點選圖片檢視大圖):

戰地1餘彈裝填傷害測試 武器換彈夾時機對火力的影響


理想長裝填的DPM:

戰地1餘彈裝填傷害測試 武器換彈夾時機對火力的影響 第2張


理想短裝填的DPM:

戰地1餘彈裝填傷害測試 武器換彈夾時機對火力的影響 第3張


講下這些數字的意義,圖示下方從左到右順序為,MG15 100發彈夾版,MG15 200發彈夾版 劉易斯97發彈夾版,劉易斯47發彈夾版。

實際上很簡單,中心結論就是:餘彈重灌填能夠有效加強某些槍的屬性,相當於開啟隱藏buff。當然MG15NA是個不科學的槍,這種長時間輸出能力太bug不用理他的。

假若射手打完所有子彈重新裝填,比如Bar這種子彈很快打完的槍,會比很多機槍有優勢,可以看長裝填對比表,Bar直接無情碾壓了半數機槍。

但是如果這些被碾壓的槍在還有一發子彈的時候重灌,就輪到碾壓Bar了。

當然10級的Huot一直處在墊底位置,這破槍居然要10級!?

實際上很多機槍,MG15除外的這些槍,有餘彈裝填的時候,不用拉槍栓,省下的一兩秒時間計入到DPM之後,就很可觀了,就連劉易斯槍也能近距離在DPM上碾壓100發子彈的MG15。

近戰的意義另當別論,但是這意味著佔點的時候有效防守火力輸出能力,實際上除了MG15 200發正義彈夾,就是97發劉易斯槍了。

而MG15 200發版本實在是犧牲了諸多效能去成就這個長時間火力輸出能力的,因此實際容錯和上手度反而不如劉易斯97發的玩意。

所以我一直不知道Bar神教是什麼心態,犧牲了支援兵的火力持續性這一個最大的優勢和其他兵種去抗衡,講道理除了撈點人頭之外是一種很自私的行為,而且從資料來看,除了秒傷,也就是DPS上Bar有極端碾壓優勢,我不覺得Bar好。

至於劉易斯較低的射速,實際上差距不是很大,因為我覺得拿突擊兵衝臉的一般都是前Bar黨,這幫人兵種定位就沒找對,還做著支援單挑所有兵的夢想,什麼近距離40傷什麼的.....要真的這樣這遊戲我看也不用分兵種了。

講道理,這個遊戲的兵種都是有某個方面特別彪悍的能力的。我已經30多個小時的MG15壓制了,你們說的壓制不好,我感覺只是難上手,找到感覺之後壓制的近戰火力畢竟是主武器第三,其遠距離火力如同bug。所以我一直揹著MG15壓制。嗯但是萌新確實極大不推薦,綜合資料來看還是推薦劉易斯和麥德森,麥德森近戰優勢,劉易斯綜合性能適合支援兵玩法。

很多大佬說的麥德森如果不是擋視野選擇麥德森的角度來看,實際上也是基於近戰保命的角度,也就是說遊戲還是偏向於近距離交火。

但是我覺得支援的精髓在於保持合適距離,打一梭子換一個地方。狙擊也沒有像貼吧大神說的這麼可怕,畢竟我30多個小時玩下來,這種盯人打的狙擊我沒有非常常見。

熱門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