衛星城的文化 文明5:美麗新世界發展攻略 衛星城發展模式解析

來源:樂享遊戲吧 2.93W

五、衛星城的文化

以前有人說BNW政策成本好像調低了,但是查了一下Sid Meier's Civilization VAssetsDLCExpansion2GameplayXML,下面的計算公式(適用於標準大小、標準速度的地圖)的參數和原版的332補丁相比,並沒有任何變化:

第N個政策所需要的基礎文化= 25+(3*(N-1))^2.01 (N要減去免費政策數)

唯一的變化是鋪城的懲罰,從每城15%降到10%。下面的公式經過驗證成立:

第N個政策所需要的文化=25+(3×(N-1))^2.01×[1+(M-1)×10%] (M爲直轄城數,N要減去免費政策數)

從下表可以看出,BNW大幅削弱了文化建築的文化產出。

如果僅靠文化建築,文化產出最高能達到8,很明顯文化建築是最沒有價值的投入。但是爲了對抗意識形態以及開政策的需要,文化方面又不能不投入,主力城還是要建文化建築。

對衛星城來說,紀念碑算是比較有價值的了,這樣便宜的建築最好還是自建。其他文化建築基本可以無視,除非沒槽放傑作或文物了。

衛星城的文化 文明5:美麗新世界發展攻略 衛星城發展模式解析

如此看來,衛星城在政策上肯定要拉後腿,具體能拉幾個政策,不太好計算,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儘量減少這個影響。

既然如此,還有什麼理由推行衛星城模式?

不如先看看BNW機制下文化的特點:

1、魅力和文化產出奇蹟化、地標化。由於對文化建築的削弱,加上旅館、機場對奇蹟和地標(包括風景地標、偉人地標、文化型文明的特色設施等)的文化轉魅力加成,奇蹟和地標的魅力和文化產出佔據了主導地位。而且風景地標不再需要偉人,而是依附於地塊(類似於隨機的資源)。

在提高文化產出方面,可以考慮撿漏西斯廷教堂,以及利用科研優勢搶後期的奇蹟,特別是西恩塔(每城一個免費廣播塔)。

2、文化建築槽偉人化。文化建築的專家槽已經被傑作槽取代,傑作需要偉人來創作,文物和奇蹟送的傑作只是毛毛雨,國內的考古遺蹟一般都會建風景地標。

3、偉人槽集中化。與G&K時代不同,能轉文化專家的工會只有三個,不再需要每個城都轉文化專家憋文化,而且文化類偉人槽的閾值都獨立出來了。

4、文化對抗總量化。對文化勝利,魅力輸出的積累和對手的文化積累,算的都是總量,而與城市數量無關。意識形態的對抗也是總量的對比,魅力輸出的等級是按照魅力輸出總量,佔對對手的文化積累總量的百分比來確定的。具體的紅臉懲罰判定,參考 BNW 葡萄牙神標感想 (談一下新的元素--商路,意識形態,魅力,世界議會)。

5、開啓政策途徑多樣化。BNW增加了可以加速政策的偉人---大文學家;除了原有免費政策,又增加了不少免費政策,包括首發意識形態2個免費政策,意識形態的奇蹟、世界博覽會、國際運動會各1個免費政策。從實戰來看最後要開的政策基本都能開到。

由此可見,衛星城在文化上的好處有兩個:魅力和文化總量優勢,以及科研優勢帶來的後期奇蹟優勢。

原因不用我再多說了吧?

需要強調的是,如果想走文化勝利,一般來說戰爭似乎不可避免,打擊文化領頭羊,同時掠奪奇蹟、文化地標、文物和傑作。

當然,用信仰來補文化也是一個思路,如果開局沒走虔信,可以考慮反點虔信,宗教改革買偉人是首選---如果還有的話(snow大已經驗證過,買偉人的改革信條自己開出來纔有效)。買偉人改革信條沒了,就開到虔信左一,然後根據勝利方式的需要,開滿相應的政策樹。

衛星城的文化 文明5:美麗新世界發展攻略 衛星城發展模式解析 第2張

熱門標籤